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一周天气 一周天气
济源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车牌_济源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tamoadmin 2024-11-25 人已围观
简介1.济源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济源市属于河南省直辖县级市,不属于其他市管辖。济源市,河南省直辖县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形北高南低,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截至2023年,济源市下辖5个街道、11个镇,总面积193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底,济源市常住人口72.9万人。夏朝时曾作为都城称“原”,秦置轵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设济源县。1988年6月,撤销济源县,设立县级济源市,仍归焦作市代管。19
1.济源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济源市属于河南省直辖县级市,不属于其他市管辖。
济源市,河南省直辖县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形北高南低,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截至2023年,济源市下辖5个街道、11个镇,总面积193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底,济源市常住人口72.9万人。
夏朝时曾作为都城称“原”,秦置轵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设济源县。1988年6月,撤销济源县,设立县级济源市,仍归焦作市代管。
19年,不再由焦作市代管,由河南省直辖。2005年,升格省辖市。2017年,成立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为河南省人民派出机构,正厅级,与济源市人民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气候特点
济源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与山西省毗邻,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丰富。春季气温回升快,多风少雨、干旱频发;夏季炎热,热量充足,降雨集中,局部易涝易旱;秋季秋高气爽,气温降幅较大,雨量减少;冬季寒冷,雨雪稀少。
累年年平均温度14.5℃,累年年平均降雨量567.9毫米,累年年平均相对湿度68%。但由于受地貌形态复杂和季风的影响,不同地区气候差异较大。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的立体气候特征,从而形成了平原区、低山丘陵区、中山区不同的气候差别。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济源市
济源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河南济源市属于河南省直辖县级市,不属于其他市管辖。
济源市,驻地沁园街道。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位于黄河以北,北隔太行山与山西晋城相接,西距中条山与山西运城交界,南临黄河与河南洛阳接壤,东与焦作毗邻。
济源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与山西省毗邻,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丰富。春季气温回升快,多风少雨、干旱频发,冬季寒冷,雨雪稀少。累年年平均温度14.5℃,累年年平均降雨量567.9mm,累年年平均相对湿度68%。?
扩展资料济源市区划数据
截至2017年9月,济源市共有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50个居委会、484个村委会。济水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沁园街道办事处居委会 、北海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天坛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玉泉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克井镇村委会、五龙口镇?村委会、梨林镇村委会。
轵城镇村委会、承留镇村委会、坡头镇村委会、大峪镇村委会、邵原镇村委会、思礼镇村委会、王屋镇村委会、下冶镇村委会。
百度百科—济源 (河南省直辖县级市)
济源市人民—气候环境
济源市属于河南省,是省直辖市,直隶属于河南省,不属于哪个市。
济源市历史悠久,上古时代这里就是夏朝故都,夏代第六代君王少康迁都原,即今济源市区西北部火车站一带。商代济源一带有向国、召国。
西周、东周时期,济源一带有原、樊、向、苏、单等诸侯国。春秋战国济源一带先属郑国,后属晋国,再后属韩、魏。秦代(前221-前206)济源境内设轵县。
明清济源县属怀庆府。1913年属豫北道,1914年属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行政督察第四区至1949年。?
1942年7月,豫北道济源县抗日民主成立;1943年春,王屋县抗日民主成立;1946年,抗战胜利后,抗日民主更名为济源县民主;1947年7月,撤销王屋县,将王屋县的一、三区划归济源。?
1949年8月属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撤销,属新乡专区,10年,属新乡地区。15年5月,河南省委批准设立济源工区办事处,工区下辖虎岭区(县级)、济源县。17年5月,河南省委决定撤销济源工区办事处,济源县重归新乡地区领导。
1986年3月,新乡地区撤销,济源划归焦作市领导。1988年6月,济源撤县建市,实行单列,以原济源县的行政区域为县级济源市的行政区域,仍归焦作代管。
19年经院批准不再由焦作市代管,由河南省直辖(副地级市)。2005年升格为省辖市(按正地级市所有行政管理机构配置)。?
扩展资料: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尔雅?释水》中记载:“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
面积1931平方公里,人口73万,位居河南洛阳、焦作及山西晋城、运城四市的中间地带,素有“豫西北门户”之称。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城。济源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摇篮地带,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6000多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开天等创世神话和传说均发源于此。
相传轩辕黄帝曾在王屋山设坛祭天战蚩尤,开创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夏朝第六代君主少康曾在此建都;战国时代,古轵作为韩国的都城,位居“天下名都”之列;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设济源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济源古代历史名人众多,唐玄宗胞妹玉真公主曾在此求仙修道,玉阳公主在沁水河畔修建沁园,著名的词牌名“沁园春”由此而来;
药王孙思邈常年在王屋山悬壶济世并终老于此;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此隐居多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济源是名相裴休、“茶仙”卢仝、北方山水画派鼻祖荆浩的故里。
这是一座独具魅力的山水之城。济源地处太行山南端、黄河北岸,境内大山大河交相辉映,山水风光旖旎,旅游丰富,培育了王屋山、黄河小浪底、五龙口、济渎庙等知名景区。
王屋山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是国家AAA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黄河小浪底融小浪底水库、黄河三峡于一体,烟波浩渺,壮丽秀美,被评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五龙口有纬度最北的猕猴群落,是国家AAAA级景区和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济渎庙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之精华,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
近年来,济源旅游发展融合愚公文化、济水文化、道教文化、黄河文化、卢仝茶文化、荆浩画文化等特色文化,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山水文化旅游特色,荣获“中国旅游品牌榜最具人气旅游城市”称号。
济源市人民—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