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
新洲区天气_新洲区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
tamoadmin 2024-11-03 人已围观
简介1.武汉是南方还是北方啊摘要: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和推进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为时过早,要正确认识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增强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关键词:城镇社会保障 区别 农业生产能力引 言“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各级和学
1.武汉是南方还是北方啊
摘要: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和推进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为时过早,要正确认识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增强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城镇社会保障 区别 农业生产能力
引 言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各级和学术界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多种观点,但是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和农业产业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趋势和发展方向。可以说,农村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农村问题不得到较好的解决,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大的跨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奋斗。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然有相当比例和数量的农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他们的生活和生产状况令人担忧,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滞后更是使这种状况雪上加霜。农村的贫困和失业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更牵涉到社会的稳定和农民对及执政党的信任。因此,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和发展,切实保障和增进农民的利益,已是迫在眉睫。
我们商学院组成的五人调查小组前往湖北、湖南农村十多个地区 ,从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税费改革、农田水利建设、农民组织建设及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入户访谈和实地考察,所到之处,无不为农民的纯朴本质和农村发展的落后而震撼。在看到农村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和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我们也目睹了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低、缺乏保障的现实。本文将以湖北、湖南为例,就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前景展望作一些探讨。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农民的生产生活基本没有保障
我们把农村社会保障界定为生活保障和农业生产保障两个方面。在接受我们调查的农户中,当问到“你觉得生产生活有保障吗”时,有90%的农户回答“没有”(列举10户农户的具体回答情况,见表一),但具体情况有各不相同,有的认为生活有保障,生产无保障,有的则恰好相反,还有的认为二者均无保障。
表一:农户对“生产生活是否有保障”的回答
农户 回答
1 遇到天灾人祸,就该自己倒霉
2 连照顾都没有
3 两年发灾,季季有灾,没有任何保障
4 灾害没有保障,但自己能解决
5 生病村里无救助,水利设施建设有保障
6 农业生产没保障,即使上面少量补助也被干部瓜分了
7 遇天灾人祸完全没保障
8 水利设施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
9 完全没有保障
10 集体什幺都不管,得大病只有等死
就生活方面来看,目前农民的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左右,也有的地区明显偏低,如湖南湘潭姜畲镇棋盘村只有500多元。这样的收入水平,与城镇职工相比已相去甚远,即使作历史的纵向对比,考虑到物价指数上升等因素,也确实较低,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尚有困难。当问及“遇到自然灾害和疾病事故时,有无保障”时,52.4%的农户回答“部门没有相应的救助”或“救助不足以解决问题”,更有的地方“即使有少量补助也被干部给瓜分了”。47.6%的农户认为的救助和自己的努力足以度过难关,生活基本上有保障。在农村医疗和养老问题上,农民的意见较为强烈。目前,农民的生老病死都有自己负责,很少进行照顾和扶助。在大部分地区,曾经在农村集体经济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合作医疗已基本不存在,农民生病由自己或亲属帮助到医院就医,病情恶劣且经济状况较差的一般只有“在家等死”。敬老院则面临一个较为尴尬的现实,一方面,各地都设有敬老院,而且还住有一些老人,另一方面,“敬老院没有”,且设有不太合理的年龄限制,如湖南湘潭姜畲镇棋盘村规定只有65岁以上的老人才能进入。据调查,农村敬老院的资金来源主要靠上级拨款和村里企业和个人捐助,但现在我国大部分乡镇的财政亏空,根本无力顾及敬老院的发展,至于村办企业和个人,在经济发达地区情况可能好一点,在广大偏远农村,则甚为寒酸。因此,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还是子女供养。“五保户”的情况则更糟,每年只给数量较少的粮食和衣物补助,即使在经济情况稍好的湖北省枝江市,在税费改革前,给“五保户”的待遇是每人800元/年,生病则不管。-对于特困户的救济问题,多数农村地区暂时还没有建立规范和固定的制度,大多是紧急的时候“村委会研究”后,补助特困户“一些粮食和几百块钱”。据我们调查,湖北省枝江市2002年所统计的枝江市常年特困户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7‰,重灾新困户占农业总人口的比例则达10.9‰,另外“五保户”的集中供养率只有60% 。具体情况见表二、表三。而在湖南省醴陵市黄沙乡乌尖村,特困户到年底可以按5人100元的标准领到补助,一般困难户则没有。此外,农村“低保”则还停留在规划阶段,在我们所调查的十几个地区中,除了湖北省团风县开始试点外,还无一真正实行。
就农业生产方面来看,广大农户的利益保障程度显得更弱一些。农民的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自负盈亏,听天由命。“遇上天灾人祸完全没有保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组织,力度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20多年来,在推进农业生产率提高和释放农村生产能量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弱点和弊端,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具体体现为:(1)农业经营单位大大缩小了,阻碍了农业现代化技术的运用;(2)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受到削弱;(1)农业投资减少 。按照接受调查的农民的普遍说法,自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体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以来,到现在基本没有兴建或改建过,很多水利设施及其它集体基础设施久未修缮,或崩溃,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在湖北省枝江市滕河村,水利设施建设包括沟渠清淤、抗旱等都由村里出资,农民由于怕别人受益,要幺单独进行,要幺谁都不管。据当地村民反映,一条五六百米长的水渠,由于村民都不愿修缮,早已丧失了基本的灌溉功能。而在湖北省松滋市,农田灌溉完全自流化,沟渠几乎全部被拆掉,当地农民戏称为“小沟通大沟,大沟通河流”,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相当多的水利设施被改建为宅基地,有的淤堵或毁坏,根本不能满足灌溉的需要。
表二:枝江市常年特困户汇总表
镇名称 户数 人数 备注
合计 877 2710 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7‰
安福寺 116 376 10.3
白洋 124 402 8.5
顾家店 47 156 5.6
董市 145 467 7.2
仙女 49 181 8.1
问安 79 235 7.3
七星台 63 172 6.8
百里洲 173 494 —
马家店 81 227 7.4
表三:枝江市重灾新困户汇总表
单位 户 人 农业人口 占农业人口比例‰
合计 1254 4192 382329 10.9
安福寺 64 211 44600 4.7
白洋 151 469 30171 15
顾家店 317 1148 29319 39
董市 106 368 39834 9.2
仙女 47 127 28479 4.4
问安 — — 44278 —
七星台 250 791 47292 16.7
百里洲 239 817 815 9.1
马家店 80 261 28641 9.1
(二)及村委会对农户生产的指导和扶助不够到位。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农民承认现在农业生产是“听天由命”,风险基本都由家庭承担,较少为农业生产所遭受的损失买单。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当地农民用一句顺口溜描述了农民遭受灾害时的情况,“今年损失明年补,田内损失田外补,春季损失秋季补,农业损失其它补”。
(三)农村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发展滞后。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农村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信用观念较弱,商业保险的推行存在一定的难度。到目前为止,农村几乎还没有形成为农业生产投保的意识,很多农民都认为这只是一种幻想。
因此,从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两个方面来看,我国农民基本上没有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仍然停留在最基本的土地保障功能阶段,即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最基本也是最后的保障。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还有较大空间,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的困难——从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区别谈起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滞后,一方面受到历史和现实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农村所处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国民经济在宏观上仍然是农村和城镇、工业和农业的二元结构,城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我们通常所提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指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农村来说,要建立一个类似的社会保障体系,条件还不成熟。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区别来认识:
首先,二者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去甚远。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必须要以完善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相对发达的经济状况为前提。城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国家大部分投资和项目都放在城镇,许多关乎国计民生和实力强大的企事业单位都位于城镇,另外城镇各产业之间的比例结构较为合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这就为社会保障的形成准备了良好的环境。相比而言,在农村,农业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特别是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将广大农民都束缚在农业生产上,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社会保障的发展。
其次,从社会保障经费来源来看,在城镇,由于有大量企事业单位存在,它们承担着交纳社会保障费用的义务,而且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增长速度都高于农民,有能力交纳社会保障费用,据资料,我国城镇居民现阶段按工资的27%交纳,另外,国家财政对社保基金的拨款也主要在城镇,而且形成了完善的收费和管理制度,所以城镇有条件建立规范固定的社会保障基金。农村更多关注的是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民生活的稳定,还很少上升到社会保障这样一个高度。
再次,从实行社会保障的后果来看,城镇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使城镇居民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即“安全线”,但这并不影响城镇居民对更高收入的追求,大多数人都宁可获得更多的收入而不是领取“低保”。但在农村,情况则不一样,由于农村生活水平本来就低,况且农业生产劳动繁重,有相当大一部分农民在能保障基本生活的条件下,将会放弃农业生产 ,而无所事事,甚至成为游手好闲之流。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进步,也容易滋生农村的不稳定因素。
最后,从城镇居民和农民的素质来看,城镇居民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且各方面观念和意识较为先进和开放,而农民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太关注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的利益,因此,即使现阶段推行农村社会保障,也很少有农民会接受和参与,更多的持一种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农村和城镇的自然差别,决定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可能在现阶段建立起来。因而,我们认为,在当前提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为时尚早。它需要以农村经济的发达和农业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为基础。
三、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是关键
可以说,农村社会保障主要靠农民自己,即农民之间的互助,因为国家在对农民的救助方面暂时无力顾及。因此,要加强和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必须不遗余力地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认为,农村社会保障的落脚点在现阶段就是保障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要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从战略的高度给予农村和农业更大的关注,并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党和一直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是,国家在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在逐年下滑,据调查,剔除农村地区重点建设项目(如三峡工程)外,我国真正用于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占GDP的比重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70%将到了现在的10%左右,正如调查中提到的一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少,严重的地区几近崩溃。所以,要实实在在的将农村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加大农业生产投资的力度,加快改善当前农业生产的条件,特别水利设施建设和土地改良工作。
(二)深刻认识农业生产的脆弱性,增强农业的抗灾能力。农业是一个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部门,且季节性强,风险大,受土地和气候条件制约较强。遇到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给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后果,如1998年席卷全国的洪涝灾害,其给农业和农村发展造成的影响至今仍很深远。我们需要从各地农村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的农业生产和管理程序,并配合以完善的社会服务如天气预报、病虫害防治等。
(三)减轻农民负担,因时因地而异,实行差异化的税费制度。以前我国实行按人头收取农业税的税费制度,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税收的标准变为按土地面积交税。虽然这一税费改革较为显着地减轻了绝大多数农民的负担,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少部分农民的负担。所以,应该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照顾到农村中的各个阶层,实行差异化的税费制度,可以参考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给农民税费设一个底限,即“起征点”,收入水平低于这个“起征点”的农户,可以免除税费。
(四)大力推进农村基础和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用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民是农业生产最根本的决定力量,农民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效率。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开展农村职业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另外,要积极引进和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向集约化、高效益转变。
以上从增强农业生产能力的角度,分四个方面提出了强化农村生产保障功能的策略。初此之外,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还有许多工作有待于开展和完善,包括: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济和农户互助制度、科学确定保障对象、合理筹措保障资金、推进农村社会保险、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构以及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等。
转自 国公网
武汉是南方还是北方啊
武汉的樱花已经开了,在武汉的朋友们最近朋友圈里面是不是经常会出现樱花的呢?在武汉春季最不能错过的就是看一场樱花呢?那么哪些地方的樱花比较好看?
1、东湖樱花园东湖樱园开园,十余株早樱「红粉佳人」已全数盛开,颜色粉粉嫩嫩,像动画片里的质感。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樱园大概在3月下旬进入中樱初花期,其中最著名也最好看的品种是「染井吉野樱」,浅浅的粉色,将开满全园,浪漫。今年东湖樱花园面积已扩大至近520亩,园内共有1万多株樱花,整个花期将持续至4月上旬。
地址|东湖风景区磨山樱花园
门票|60元/人
2、武汉大学武汉大学迎来了武汉第一批早樱,「第五教学楼」旁,数十株早樱绽放,花团锦簇,来来往往的职工和学生都忍不住停下来拍照。武汉大学「校医院」和「信息学部」也有早樱盛放,背景是绿瓦白墙,出片。
老斋舍前,樱花大道已经长出嫩绿的花苞,中樱预计将在3月中旬迎来花期。
地址|武昌区八一路299号武汉大学
如何入校|目前,武汉大学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严禁外来人员违规入校。
3、园博园园博园已经有二十余株早樱开放,分布在荆山北坡。今年,园内新增了300余株樱花树,园外的汉口里也增加了200株樱花树,环绕在明清民居式的建筑周边。在樱花盛期时,园内处处都能见到穿着汉服的**姐们,人美花也美。
地址|_口区金山大道和金南二路交汇处
门票|60元/人
4、武汉花博汇最近,花博汇的郁金香开得热热闹闹,云南早樱也进入盛花期,一千株樱花夹道迎客,春意满满。早樱主要分布在「蜗牛乐园」内,赏花期可到下周。花博汇共种植2万余株樱花,占地面积133333.3平方米,约等于16个足球场大小。3月中下旬将由中樱接力。其中,樱花村内种植的樱花林,与青瓦白墙的徽派庭院、长亭、轩榭、长廊交相辉映,如同世外桃源。
地址|蔡甸区知音湖大道特1号花博汇景区
门票|60元/人
5、清凉寨和市区内的赏樱去处不一样,清凉寨漫山遍野都是中华野樱花。昨日天气好,百余株早樱都忍不住嘭嘭嘭开花。早樱主要分布在「通天湖」周边,进入景区大门口,沿着通天湖尾的赏花栈道慢行,一路上可以看到樱花沿着山坡开放。清凉寨的中华樱花面积多达3200余亩,数量逾11万株,大多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向阳坡上。等到3月中旬中樱开花,整个山头都会变成粉色。
地址|黄陂区蔡店乡菜店街道清凉寨景区
门票|70元/人
6、青山公园青山公园是青山人的宝藏公园,季季有花看。此时盛开约有十余株樱花。
「樱花苑」里,白色和玫红的樱花开得正好,院墙旁的一株白色樱花盛放满树,与仿古建筑互相映衬,有种古典美。青山公园主要种植的是晚樱,有一千余株,还有武汉少见的绿色樱花“御衣黄”。晚樱约在三月下旬开花。
地址|青山区和平大道1546号
门票|免票
7、提角公园古色古香的堤角公园内,几十株早樱增添容彩,「闻风阁」北侧的早樱盛开了七八棵,「蓬岛珍藏阁」的樱桃树又高又大,有花香满头的美感。园内的樱花树主要分布在「闻风阁」和「留云馆」之间,约在3月中下旬迎来盛花期,配合古典建筑,韵味不言而喻。堤角公园还有个独特机位,中樱盛开时,樱花树随风摆动,1号线从镜头里经过,仿佛武汉版“春日列车”。
地址|江岸区解放大道2060号
门票|免票
8、汉口江滩最近去汉口江滩散步的小伙伴,发现三阳门附近的「樱园」里,两棵樱花树正在盛放似雪。
大约是江边有风,局部气温更低,江滩的早樱在下周才会迎来盛花期。汉口江滩有300余株樱花,相比热门的武大和东湖樱园,江滩小众又美丽。临江门附近还有一处「樱花径」,以晚樱为主,记得3月下旬去打卡。
地址|江岸区沿江大道汉口江滩二期三阳门(进江滩后右走)
门票|免票
9、龟山风景区樱花栈道上的绯红色早樱已盛开,樱花栈道位于计谋殿旁,种植了200株樱花,主要有中华樱、福建山樱等,约在3月中下旬迎来盛花期。
地址|汉阳区龟山北路5号
门票|免票
10、沙湖公园十余株樱花盛开,白色花朵似像雪球,圆滚滚,可爱。
地址|武昌区徐家棚沙湖大道139号
门票|免票
11、武汉名枫彩叶苗木基地早樱夹道开放,像一条童话大道。基地的樱花种植面积达100多亩,3月中下旬将有繁花似锦的景象。
地址|新洲区仓埠街陶岗村
门票|免票
武汉是南方还是北方啊
武汉是南方。
众所周知,划分南北方的标准就是秦岭-淮河线为准,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地区称为南方地区,反之以北就是北方地区,而武汉正好处于秦岭淮河以南,所以是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包括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台湾、甘肃东南部与河南信阳市、南阳市。
地理位置
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也是湖北省省会。
在平面直角坐标上,东西最大横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千米,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武汉的最东边在新洲区徐古街将军山村、最西边在蔡甸区侏儒山街国光村、最南边在江夏区湖泗街均堡村、最北边在黄陂区蔡店街李冲村。
湖北人算不算北方人
我个人认为湖北人应该是北方人,虽然按地理气候分界线划分湖北应该属于南方,但一般按观点长江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湖北大部分位于长江以北。古代国家分裂时候一般也以长江作为南北传统分界线和国家疆域分界线。
江北和江南不仅地理气候和植物有区别外,人种基因方面也有少少区别,人类学家一般都以长江做为南北分界线,研究南北方人。
再者从湖北人所说方言来看,是属于北方方言而不象湖南属于南方方言。从性格来看湖北人更接近河南、陕西等北方,和湖南性格差异甚大
所以我觉得湖北应该属于北方人。
广东人说湖北人是北方人
河南人说湖北人是南方人
湖北人说自己到了南方就是南方人
到了北方就是北方人
我们湖北人在哪都吃得开!
武汉为什么不适宜居住
房价太高,很难立足。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超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联勤保障部队机关驻地。截至2020年末,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32.6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56万亿元。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
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武汉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中国光谷致力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武汉正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
为什么武汉特别多漂亮女孩子
说到美女,大家自然想到的就是江南,自古江南出美女,苏杭自然不必多说,其实美女哪里都产,古代帝皇招妃子什么的,一般都在江南地区,就是杭州,苏州,淮安,江苏一带,再说每个人对美的评价都不一样,有人喜欢清纯,有的喜欢艳丽,有的欣赏小家碧玉,有的喜欢大家闺秀,其实放眼看去美女就在眼前。
其他地方美女,也有,你比如网友认可的“东三省出豪放美女,苏杭自古出柔情美女,川妹多情美女,湖南美女甲天下,河北胜芳出美女跟螃蟹”当然这总结的有点片面。如果你以历史的眼光来总结,隋唐时期中国美女的主要地区是燕赵,包括今天的河北、京津一带,和附近的河南、山西部分地区。为啥呢,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在先秦时期,赵国和中山国——主要是今天的邯郸到石家庄一带——是美女如云的地方,而且在诸侯中享有盛名,各国诸侯都在这里挑选佳丽,供后宫声色之娱。有点扯远了哈。
那么武汉为啥这多美女,首先,武汉作为华中六省,名气最大的一个,经济和教育都比较发达,政治中心,战略位置重要,作为繁华的大都市,这里理所当然地集中了各地的美女。其次,武汉地区凭借着鱼米之乡的物产和发达的商业,默默滋养着一代代人口,也吸引各地移民,无论是足够的营养供应、基因交流还是商业流通,都为美女产生和富集提供了必要条件。
另外武汉的教育非常丰富,中国大学数量仅次于首都北京,这是什么一个概念。大学生大多年轻漂亮美丽。其实这个话题很有意思,自古都有各地美女排名,各位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其实你也很美,喜欢就点个赞呗!
武汉为什么像个北方城市
武汉重启一周年,回望过去,仍心绪难平。
2020年4月8日,肺炎疫情最为严重的爆发区武汉经历了76天的封城,正式宣布解封。那一刻,宣告着中国抗击疫情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们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2021年4月8日,武汉重启一周年,各个部门都举办了庆祝活动,过去的一幕幕仿佛还在眼前,回想当日人们的共同奋战,我的眼眶仍会湿润。现在的武汉焕然新生,每个人对生活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大家都充满活力,这个城市已经恢复了它应有的繁荣。
钟南山院士提起武汉的时候,表示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武汉经历了这次磨难,确实变得不一样了,有幸去过武汉,来谈谈我心目中武汉的样子。
地理位置让武汉天气极端,酷暑严冬,但人们却把它变成享受。
武汉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北方人提起武汉说它是南方,而南方人却认为武汉是北方。就是这么一个尴尬的地理位置,造成武汉的天气一年四季都不稳定,天气也不稳定。在武汉,体验了春天和秋天一闪而过,体验了一天之内把秋裤和短裙都穿一遍,也体验了暴雨和高温预警同时袭来。在武汉生活的人们都有一句玩笑话:夏天热晕非洲人,冬天冻死东北人。就是这样让外地人无法适应的天气,武汉人却可以把变成享受,在夏天天气十分炎热的时候,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下水游泳,因为凉快。很多居民会直接穿着泳衣、套着泳圈穿梭在胡同中,或许我们看来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但是在武汉是最平常不过的一件事了。
日益发展的武汉依旧充满着令人温暖的烟火气。
不得不说武汉发展的很快,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刷新着世界的印象,还登上了中国十大幸福城市的榜首,蝉联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可是,就这样一个发展速度快的城市,它的生活节奏却并不快,武汉的各个角落都散发着生活的气息。随着疫情的渐渐好转,武汉已经恢复了曾经的车水马龙,景区也逐步开放,大街小巷的美食满足了武汉人最平凡的幸福,广场舞上人们享受的眼神和悠闲的舞步尽显惬意。这座古城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温暖的烟火气。?